泉州市民族宗教局注重维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积极协调解决宗教领域急难愁盼问题。针对宗教活动场所不动产确权登记难落实的历史性难题,深入调研,集思广益,联合有关部门攻坚克难,切实推动工作取得实效。
一是政策到位,为确权登记画好“一张图”。市民族宗教局与资源规划、住建、林业部门组成联合工作组,逐县实地调研,听取相关部门工作汇报,与利益相关方进行座谈,掌握基层诉求和工作实情。同时,全面开展调查摸底,深入了解关于土地权属、房产权属、城乡规划手续、消防备案手续、房屋验收手续、占用耕地和林地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对全市898处宗教活动场所进行梳理,查原因找症结,为分类施策寻找切入点和突破口。2019年10月,泉州市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泉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泉州市民族与宗教事务局 泉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泉州市林业局关于解决宗教活动场所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的若干意见》,为基层实际办理宗教活动场所不动产确权登记提供指导,切实解决工作缺乏依据的难题。
二是机制到位,为确权登记织好“一张网”。为确保文件出台后宗教活动场所不动产确权登记工作取得实际进展,市民族宗教、资源规划、住建、林业部门与当地五大宗教团体共同建立形成工作会商机制、调度机制、试点机制、专题会议机制、督查检查机制等,定期组织工作调度、开展工作调研,有针对性召开专题会商会议。通过打通工作网络、健全长效机制,确保工作稳步有序推进。2020年12月,针对花巷天主教堂、泉州青莲寺和泉州少林寺不动产确权登记难问题召开专题会商会议,根据各场所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2023年11月23日,泉州市民族宗教局联合相关部门召开宗教活动场所不动产确权登记工作专题调研会,对进一步推进工作进行协商讨论。
三是落实到位,为确权登记下好“一盘棋”。认真梳理排查全市898处宗教活动场所,分成历史遗留问题和新建宗教活动场所两大类,列表挂图,限时推进。工作中,抓住经办人员这一关键,加强工作传帮带,开展高密度培训,多次召集县(市、区)宗教事务部门负责同志、全市性宗教团体负责人,手把手教业务,一对一解难题。做到人人手上有文,全员参加培训,工作分工到位,任务领受明确。文件出台后适逢疫情暴发,为确保工作不断档,于2020年8月召开全市宗教活动场所不动产确权登记工作视频会,邀请市资源规划、住建、林业部门负责同志为全市各部门有关工作人员、宗教界人士解读政策。2021年以来,各级各相关部门、市县宗教团体均将宗教活动场所不动产确权登记工作列入年度工作重要事项,列入工作培训重点内容,列入每季度常规检查重要项目。截至目前,全市就该事项接件办件260宗,完成确权登记场所147处。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