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走好民族乡村振兴路 迈上民族富裕快车道
来源:宁化县民族宗教局 时间:2022-10-28 09:50

   国庆假期前后,宁化县治平畲族乡长潭河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生态公厕完成基础开挖以及400米弱电管网入地工作;玉扣纸非遗传习体验中心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民族学校中心幼儿园门口人车分流步道项目正在收尾……各重点项目现场,工人们抢抓施工“黄金期”,掀起阵阵建设热潮。

  同坐一条板凳,同一口锅吃饭,同一个屋檐下交心……近年来,宁化从发展规划、产业带动、乡村建设等方面帮助治平畲族乡、中沙乡下沙畲族村、石壁镇溪背畲族村、城南镇茜坑畲族村等民族乡村寻找乡村振兴的好路子,让少数民族乡村群众站在美好生活的新起点,日子越过越红火。 

  “新业态”带来畲乡新发展 

  秋季的清晨,山风习习,薄雾中,外墙绘着畲族元素图案的民居整齐排列着。远处,苍翠的竹林随风摇摆,仿佛奏着一曲悠扬的乐章。 

  这里是宁化县唯一的畲族乡——治平,平均海拔678米,距县城53千米,毛竹林面积15.9万亩,全县最高峰鸡公岽(海拔1389.9米)位于治平境内,是宁化山之巅、三江水之源。 

  近年来,县道、乡道、通组公路和竹山公路的不断提质改造,给治平畲族乡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目前,治平畲族乡拥有规模以上企业6家,其中竹制品企业3家,培育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45家,甜玉米、辣椒、笋竹制品加工、富硒豆腐皮等一批特色产业逐渐形成规模,带动280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500余户竹农增收。 

  治平畲族乡整合当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玉扣纸、鸡公岽、畲乡古山寨等特色旅游资源,先后建成畲乡文化展馆、畲医畲药馆和畲药谷,将畲乡的“文旅名片”“活”起来、“立”起来,打造了“畲客源”“畲乡硒客”等网红品牌,实现“流量”变现为“留量”,吸引前来观光打卡的游客6万人次,今年畲乡旅游产值达到350余万元,巧用“新业态”为民族文化高质量发展赶超赋能,让少数民族群众足不出户鼓腰包。 

  “生态+产业”打造幸福畲村 

  在中沙乡下沙畲族村,随处可见一个个温控大棚里,各类蔬菜蓬勃生长着。“党支部+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解决了该村90%以上村民的就业问题。 

  “村里利用民宗项目资金种植50万袋茶树菇,产值达100万元,种植苦瓜、花菜、豆角等大棚蔬菜40亩,产值约200余万元。2020年引进投资1.1亿元的智能温控蔬菜基地项目,准备打造大型连片设施农业基地。”下沙畲族村党支部书记雷旺金说。 

  几年来,下沙畲族村投入800余万元,打造3600平方米畲村风情文化园1座,配套建设畲族文化交流馆、绿化夜景、杨梅园及茶园景观提升工程。2017年,下沙村获评国家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石壁镇溪背畲族村引进厚德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以“坡改梯”“山边沟”“鱼鳞坑”等方式利用闲置山地种植油茶3200余亩,荒山变宝,打开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换的通道,解决本地及周边村民就业100多人。 

  “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倾斜政策,优先统筹安排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推进宁化民族乡村产业发展。”宁化县民宗局局长施海春表示,近年来,宁化县各挂钩帮扶民族村部门投入2200余万元支持下沙、溪背、治平等民族村基础设施项目8个,实施民族村高标准农田项目900亩、硬化通组公路51.8千米、改建危桥8座,安装路灯375盏等项目建设,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民族团结进步局面越来越好。 

  “今后,我们将多地着力做好产业赋能文章,走好民族乡村振兴之路,齐心共绘乡村振兴同心圆。”施海春说。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